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石家莊市2020年政務公開
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石家莊市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8月6日
(此件公開發布)
石家莊市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2020年,全市政務公開工作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20〕17號)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北省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冀政辦字〔2020〕111號)要求,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政務公開工作決策部署,積極推進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優化營商環境、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完成重點工作、加強制度執行、夯實公開基礎等方面信息公開,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推動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提供有力保障。
一、圍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加強公開
(一)加強權力配置信息公開。各級各部門要對照法律法規規章,全面梳理本機關的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職責,厘清權責邊界,實行清單管理,及時更新完善并按要求公開。各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要按權限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公開工作職能、機構設置等信息,在此基礎上組織編寫本級政府行政機關機構職能目錄并向社會公開,全面展現政府機構權力配置情況。(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委編辦,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二)加強權力運行信息公開。以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為抓手,抓緊構建基層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明確公眾參與行政決策的事項范圍、參與方式、參與渠道,并向社會公開。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公共政策措施、公共建設項目或涉及相對人權益的重大行政決策等,要采取多種方式,充分聽取公眾意見,擴大公眾參與度。(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三)加強政務公開目錄清單管理。認真貫徹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20〕22號)和《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2020〕-32)要求,基層政府編制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2020年9月底前完成匯總,12月底前通過縣級政府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初步建成政務公開事項目錄體系。(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四)加強政務信息規范管理。各級各部門要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屬性源頭認定機制,印發公文時要明確標注公開屬性。市司法局牽頭開展市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通過法定權威渠道集中統一公開現行有效的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并提供在線查閱、檢索、下載等服務。各級政府部門要系統梳理本機關制發的文件,及時立改廢,12月底前初步解決底數不清、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要加強統籌指導,逐步整理形成本級政府和本系統制度匯編并集中統一對外公開。(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司法局;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二、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公開
(一)提升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公開質量。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通過多種渠道向市場主體全面公開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要按照石家莊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規范》,全面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推動實現公平、公正、公開監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審批部門要加強窗口服務,充分發揮窗口服務的直接性和便利性,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精準、便捷的政策咨詢。(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二)提升政務服務透明度便利度。立足直接服務人民群眾的實際,通過線上線下全面準確公開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事機構、常見問題、監督舉報方式和網上可辦理程度等信息,推進辦事服務標準化透明化。加強“百事通”辦事公開模式,推動市縣兩級行政審批跨層級“百事通”辦理,以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對辦事服務信息加以集成、優化、簡化,匯總編制辦事“百事通”,并向社會公開,最大限度利企便民。(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三)提升政策服務精準性實效性。提升經濟政策發布質量,發改、財稅等部門要通過新聞發布會、政策吹風會等多種形式,對減稅降費等惠企惠民政策加強宣傳解讀,加強對基層一線政策執行人員開展政策解讀培訓,確保減稅降費等各項經濟政策在實際執行環節不遺漏、不走樣。(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三、圍繞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加強公開
(一)及時發布疫情相關信息。堅持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信息發布工作,讓公眾實時了解最新疫情動態和應對處置工作進展。加強對國家、省、市疫情決策部署和本地本部門重要工作舉措的宣傳解讀,以權威信息做好社會輿論引導。密切關注涉及疫情的輿情動態,針對相關熱點問題,做到快速反應、正面回應。(牽頭單位:市衛健委;責任單位: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二)加強公共衛生知識普及。嚴格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關于主動公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加強宣傳培訓,增強社會公眾特別是應急預案執行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切實發揮應急預案實際效用。加強公共衛生知識日常普及,通過科普作品等形式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養成的好習慣好做法加強宣傳推廣,提高公眾對傳染病的防治意識和應對能力。(牽頭單位:市衛健委;責任單位: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三)切實保護各項法定權利。妥善辦理涉及公共衛生事件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除法定禁止公開情形外,最大限度向申請人提供相關信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知情權。對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收集的個人信息,要嚴格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有關規定,采取有效措施保管并妥善處理。(牽頭單位:市衛健委;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四、圍繞完成重點工作加強公開
(一)加強發展“四種類型經濟”方面信息公開。及時公開發展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園區經濟、生態經濟“四種類型經濟”信息。圍繞構建“一核一環多節點”城市經濟發展布局,做好培優壯大現代商貿物流、數字、會展、金融、科技服務與文化創意等城市經濟業態信息公開。積極推進開放發展先行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聚集區、康養休閑產業聚集區、文化旅游產業聚集區等區域經濟發展信息公開。圍繞園區能級提升、擴大經濟規模做好園區經濟發展信息公開。及時公開生態經濟發展相關信息。(責任單位: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二)加強規劃編制方面信息公開。圍繞高水平編制“十四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公開信息。及時公開規劃編制項目招投標信息、規劃起草情況、征求專家和公眾代表意見建議等情況,做好科學評估評價,全面提高規劃編制的民主參與度和透明度,抓住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以高質量規劃編制引領省會經濟發展。(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三)加強打好三大攻堅戰方面信息公開。全面審視和檢查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情況,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成效普查和“回頭看”、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等信息公開。聚焦空氣質量“退倒十”總目標,全面公開散煤治理、燃煤鍋爐整治、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揚塵治理、水源地保護等環境保護方面信息。及時公開化解處置國企國資、政府債務、安全生產、食藥安全等領域風險隱患和金融領域風險整治信息。(責任單位:市扶貧開發辦、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工信局、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四)加強落實“六穩”“六保”工作方面信息公開。全面闡釋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各項政策舉措及其效果,主動回應經濟社會熱點問題。實時發布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等相關政策信息。加大為企業紓困、激發市場活力等規模性政策的公開力度,確保政策資金流向、使用公開透明,直達基層、企業、民生。(責任單位: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五)加強建立綜合創新體系方面信息公開。圍繞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及時公開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程相關舉措,深入公開“人才綠卡”、“名校英才入石計劃”等人才引進政策措施。圍繞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及時公開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政策信息。圍繞持續優化創新生態,深入推進石保廊創新改革試驗、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等方面信息公開。(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發改委等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六)加強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方面信息公開。加強自貿試驗區正定片區建設信息公開,及時公開投資、貿易、金融等產業開放政策和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等方面信息,以公開促更高層次的開放。全面公開行政體制改革、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國資國企改革、科技體制改革信息,以更深層次的改革激發創造活力。圍繞打造“誠信石家莊”城市品牌,推進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工作信息公開,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國資委、市科技局、市行政審批局等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七)加強提升城市形象品味方面信息公開。高標準推進城市建設,及時公開中央商務區建設、文化街區和正定古城保護修復提升等方面信息。多渠道全方位公開老舊小區整治、供水管網改造提升、滹沱河生態修復二期工程等方面信息,全面公開公共租賃住房、新建商品房規劃設計、土地出讓、施工驗收各環節信息。及時公開城區道路改造、地鐵建設、城市街道外立面整治、垃圾強制分類等方面信息。以創建“園林城、衛生城、潔凈城、文明城”為抓手,全面公開縣城建設品質提升信息。(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園林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軌道辦等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八)加強鄉村振興方面信息公開。深入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智慧農業等方面信息公開。深入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及時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廁所革命和村莊清潔、綠化、亮化、美化等專項行動信息。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改革等農村綜合改革信息公開。(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九)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信息公開。及時公開民生實事項目進展情況,切實做到實事惠民。全面公開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信息。圍繞年內培育15家星級養老機構、全年新增4200張養老床位目標及時公開養老機構建設進展情況。加快推進普惠性幼兒園創建、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子女就學、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等方面信息公開。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和“四醫聯動”改革推進信息公開,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推進文化惠民工程信息公開,及時公開文化惠民卡發行、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等信息。圍繞社會和諧穩定,加大重點領域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食品藥品安全保障等方面信息公開。(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文廣旅局、市體育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五、圍繞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加強制度執行
(一)推進公開平臺規范化建設,強化政府信息公開。正確執行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新規定,聚焦公開重點,規范公開方式,按照要求9月底前完成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改版升級,優化信息檢索和下載服務功能,集中發布法定主動公開信息。推進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數據融通、服務融通、應用融通,打通信息壁壘,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市政府門戶網站互聯網協議第6版改造。進一步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嚴格信息采集、審核、發布等程序,強化網絡安全責任,為打造省、市、縣三級聯動、整體發聲的政務新媒體矩陣夯實基礎。實現政府公報紙質版與電子版同步發行,充分發揮政府公報法定載體作用。(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二)規范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理。暢通政府信息申請受理渠道,提高依申請公開網上辦理能力。健全完善接收、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工作制度,推行申請辦理答復書格式化規范化,不斷提高答復質量。準確適用依申請公開各項規定,對法定不予公開條款堅持最小化適用原則,切實做到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三)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建立完善政策宣傳解讀機制,按照“誰起草、誰解讀”原則,堅持解讀方案、解讀材料與政策文件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新聞發布會等多種渠道和簡明問答、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影響市場預期等重要政策進行宣傳解讀,切實增強政策的可讀性、實效性。針對政策實施和重大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誤解誤讀,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及時回應、解疑釋惑。(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六、圍繞夯實公開基礎加強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要及時研究解決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級政府部門要依法確定一名負責同志,履行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職責,報同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備案。上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要依法履職,切實加強對下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二)強化業務培訓。要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作為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的重要內容,并列入公務員初任培訓必修課程,穩步提升政府工作人員的公開意識和能力。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業務培訓,科學設置培訓課程,努力增強針對性和系統性,確保提升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業務水平。
(三)規范考核評估。各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要認真梳理本級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中政務公開各項指標,根據新形勢新要求予以調整完善,要加強對日常工作的督促指導和跟蹤評估,確保政務公開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實效。各級各部門要清理規范以行政機關名義參加社會上各類政務公開評估頒獎活動。
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抓緊研究制定本級本部門的年度工作要點,貫徹落實本要點的主要情況,要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予以公開,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