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當前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及做好
今年后一個半月經濟工作措施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正定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幸福石家莊”的奮斗目標不動搖,深入實施中東西三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集中精力,狠抓落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但是,今年我市的經濟發展形勢依然嚴峻,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促進全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意見》精神,按照“目標不變、任務不減”的要求,認真分析指標完成情況,查找差距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速趕上,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要突出抓項目、幫企業,通過優化環境、搞好服務,推進項目加快建設,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切實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積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嚴禁新上影響生態環境的項目,加大污染企業治理力度,堅決削減煤炭消耗、淘汰落后產能,改善大氣環境。要進一步壓縮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保障民生支出,確;菝窭駥嵤氯績冬F,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貫徹落實國家、省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政策措施,著力解決操作層面上的突出問題,確保各項政策措施順利實施、盡快取得實效。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當前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及
做好今年后一個半月經濟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1-9月全市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發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深入貫徹中央和省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政策措施,堅決執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攻重點、抓改革、惠民生、優環境,經濟總體上保持了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
(一)工業運行平穩,效益全省領先。今年以來,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始終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1-9月實現增加值1247.7億元,同比增長11.3%。民營股份制企業發展較快,實現增加值765.9億元,同比增長13.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4個百分點;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保持了較快增長,分別完成增加值191.3億元、198.9億元、80億元,同比增長13.3%、13.2%、12.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1.9、1.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利潤今年以來始終保持全省首位,持續在20%以上快速增長,1-9月完成375.3億元,同比增長22.7%。
(二)農業形勢良好,糧食再獲豐收。全市農業生產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全年糧食總產達到485.6萬噸,比上年增產21.8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小麥總產達到237.5萬噸,比上年增產8.8萬噸,玉米總產達到248萬噸,比上年增產13萬噸。1-9月,肉、蛋、奶、瓜菜產量分別達到45.3萬噸、63萬噸、75.8萬噸、791.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0.5%、1%、1.5%、1.5%,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生活所需。
(三)投資較快增長,結構不斷優化。1-9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96億元,同比增長18.7%,總量居全省第1位,增速較上月提高了0.9個百分點。二、三產業仍是全市投資主要拉動力量,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177.5億元,同比增長23.1%,拉動全市投資增長7.2個百分點,其中七大主導產業投資力度加大,完成投資985.9億元,同比增長2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757.9億元,同比增長17.5%,占全市投資比重達到58.7%,拉動全市投資增長12.1個百分點。
(四)財政收入全省領先,金融保持平穩運行。1-9月,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81.83億元,同比增長8.13%,總量居全省第1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40.19億元,同比增長14.53%;全部財政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基本達到序時進度要求,增速在全省位次均較上月前移1位。收入質量進一步提高,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總量占全省的比重為13.8%,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占比為74.4%,列全省第5位,地方收入質量處于合理區間。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8655.7億元,貸款余額4436.9億元,比年初分別增加1013億元、426.2億元,貸款余額增量較上年同期提高了103億元。
(五)消費市場繁榮活躍,物價水平基本穩定。1-9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301.4億元,同比增長13.4%,較上半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額完成508.6億元,同比增長16.6%,較上半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從商品主要大類看,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完成495.5億元,同比增長17.6%,較上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其中中西藥品類、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服裝鞋帽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47.3%、19.2%、18.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9.7、1.6、0.6個百分點。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較上年同期累計上漲3.2%,基本控制在合理區間。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和購進價格指數繼續回落,分別較上年同期累計下降0.6和1.5個百分點。
(六)引進資金明顯加快,對外貿易有所好轉。1-9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完成7.73億美元,同比增長33.5%,較上半年提高了8.4個百分點,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完成7.55億美元,同比增長38.1%,較上半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引進市外資金772.8億元,同比增長65.3%,較上半年提高了34.8個百分點。全市進出口總值完成102.8億美元,同比增長4%,較上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出口總值完成52億美元,同比下降7.6%,降幅較上半年收窄了2.2個百分點。
(七)人民生活繼續改善,民生事業和諧發展。1-9月,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分別完成18583元和9540元,同比增長9.5%、12%。截至9月底,城鎮新增就業8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的80.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6%。全市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和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超額完成全年計劃。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開工3.59萬套,竣工2.5萬套,分配入住2.1萬套。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35處,解決了356個村、5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56所山區教育扶貧項目學校建成投用,轉移安置學生3.56萬人。各項社會事業項目順利推進。
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盡管當前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仍有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低于年初預期目標,穩增長、提質量、增效益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
(一)經濟增長對投資依賴不斷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放緩。我市仍是投資拉動型經濟,多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均超過50%,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放緩,從去年二季度開始逐季回落,1-9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7%,較上年同期回落3個百分點,投資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逐漸減弱。從三次產業投資看,前9個月一產降低15.1%,較上半年回落35.4個百分點;二產增長23.1%,較上半年回落4.3個百分點,其中七大主導產業投資雖然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但較上半年也回落了0.7個百分點;三產增長17.5%,較上半年提高3.2個百分點,對投資的貢獻率達到64.7%。從縣域情況看,有7個縣(市)、區投資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有13個縣(市)、區投資增速較前8個月有所回落,特別是裕華區、循環化工園區、贊皇縣僅增長了2.2%、9.9%、11.2%。
(二)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剛性財政支出增加。今年以來,在經濟減速、企業效益下滑、結構性減稅、外貿進出口形勢疲軟等因素影響下,財政收入增速大幅放緩。1-9月,我市全部財政收入增速同比回落6.97個百分點。此外,
(三)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在市場需求放緩、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石化、建材、鋼鐵等“兩高”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產能利用率不足75%;而且產能過剩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仍在較快增長,1-9月我市石化、鋼鐵等行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2.7%、17.3%,化解產能過剩形勢嚴峻;加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在中長期潛在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的大背景下,如果不加快淘汰和轉型升級,將影響我市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四)環境制約日益凸顯,空氣質量亟待改善。1-9月,全市達標天氣僅32天,空氣質量優良率僅為11.7%,特別是隨著采暖期的開始,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更加凸顯。在水環境質量方面,我市主要地表河流中,滹沱河、汪洋溝出境斷面COD濃度超過省考核指標,工業和生活污水未能有效處理,致使我市水資源環境十分脆弱,對經濟發展的制約與日俱增。在節能降耗方面,雖然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了4%,但工業耗煤不減反增,1-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新增能耗58萬噸標煤,僅河北敬業集團一家企業就新增能耗95.6萬噸標煤,拉動全市規模以上能耗增速提高了4.6個百分點,致使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耗同比增長2.8%。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
三、做好今年后一個半月經濟工作的主要措施
隨著國家、省各項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全市經濟運行仍將保持平穩態勢,但當前經濟環境錯綜復雜,經濟社會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正在逐步顯現,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加之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環境改善的任務比較艱巨,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需付出艱辛努力。為此,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減,突出工作重點,集中攻堅沖刺,力爭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一)強化經濟運行協調調度。在剩下的一個半月時間里,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將思想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盡真心,出真力,加強對各項指標的督導調度,對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實際利用外資、引進市外資金等完成進度較好的指標,按照既定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全省首位度;對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或計劃目標的指標,市政府相關責任部門要制定時間表,加強協調調度,加大推進力度,各縣(市)、區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好具體措施落實,力爭在年底前有較大進步,力爭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二)統籌推進三次產業發展。一是抓好農業生產。今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農口部門要在做好農作物田間管理的基礎上,重點抓好畜牧業發展、經濟林種植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突出抓好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在確保今年一產增加值增速穩定在3%的同時,為明年糧食豐產豐收、農業穩步發展奠定基礎。二是加強工業運行調節。各縣(市)、區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督導調度,深化對標行動,在重點抓好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大對重點企業、龍頭企業的幫扶力度,對市場形勢優、增收前景好的行業企業和困難行業的重點企業在貸款貼息、要素保障等方面重點予以支持;對困難和虧損企業,組織多層面、多渠道的對接、協調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要落實好國家、省出臺的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針對政策落實中的薄弱環節細化配套措施,力求發揮最大效益。要突出抓好新增入統企業的統計培訓和上報工作,爭取成熟一個,上報一個,入統一個,使工業增量真正為全市經濟“添分量”。三是加快服務業發展。重點推進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總部經濟等服務業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帶動三產實現較快增長。承擔服務業指標體系目標任務的有關部門要逐項分析服務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找出癥結所在,制定措施,抓好落實;要做好縣(市)、區三產發展的統計評估和指導工作,做到應統盡統,真正反映出全市服務業發展水平。
(三)充分發揮“三駕馬車”作用。一是保持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發揮好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各縣(市)、區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大對項目建設的督導協調力度,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在抓重點項目建設的同時,再集中力量抓一批技術水平高、產品附加值大的科技型中小項目,要加快推進各產業園區的“園中園”建設,為中小項目落地和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平臺。各縣(市)、區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對項目逐一調度,逐一落實,續建項目力爭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新開工項目盡可能多的形成實物投資量,以項目推進帶動全市投資實現較快增長。二是努力擴大消費需求。積極培育信息、旅游、文化、養老等新興消費業態,加快推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有針對性地引進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在網絡購物、手機支付、寬帶入戶等方面培育新的增長點。要著力抓好商品銷售的各個環節,增加各類商品供應,暢通物資配送渠道,改善市場消費環境,做好商品促銷工作,力爭擴大銷售總量。有關部門要抓好全市最低工資標準落實工作,做好低保補助、救助金的發放工作,切實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低收入群體消費能力。三是積極促進對外貿易。強化對重點出口企業的幫扶,加大對生物醫藥、電子通信等高附加值產品企業分類指導力度,積極推廣出口品牌。加快空港綜合保稅區建設,打造對外經貿合作平臺。做大做強省級以上出口基地,加快培育晉州和趙縣水果、石家莊金剛石制品等6個新的出口基地。積極引導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低成本開拓新市場,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擴大出口質量和總量。
(四)抓好財政收支工作。市各級財稅部門要加強收入形勢分析預測,完善綜合治稅措施,強化對標治稅和稅費專項治理,加強中小企業科學化征收體系建設,加大房地產企業的稅收監管力度,應收盡收,確保完成收入目標。強化財稅征收監督,嚴禁征收“探頭稅”和“過頭稅”。切實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嚴格執行人大審議批準的年度預算,集中財力保發展、保民生。堅持厲行節約,嚴格控制和壓縮一般性支出,特別是公務購車用車、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出國經費等支出管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五)努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一是統籌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嚴把項目準入關口,嚴控新建“兩高”項目,新上燃煤項目實行用煤量減量替代。抓好鍋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脫硫脫硝等節能減排專項工程,確保全年100項節能專項、11項脫硫脫硝專項工程全面完成。抓好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全年淘汰黃標車3萬輛。加強揚塵污染綜合整治,市區降塵量較上年下降5%。加快建設各縣(市)、區大氣污染自動監測站,年底前全部建成。二是加快能源結構調整。重點抓好削減煤炭工作,采取壓縮鋼鐵、焦化、化肥產能等有效措施,確保今冬明春削減煤炭600萬噸。大力推進“氣化石家莊”工程,抓好天然氣管網設施、“縣縣通”、居民生活氣化、工業窯爐氣化等工程建設。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三是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對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加大環保、能耗、質監、安全、用工監督力度,加強水、電、礦山開采等生產要素調控,引導企業轉型發展。采取超常規措施,按照最高標準堅決淘汰一大批鋼鐵、建材、小火電等行業落后產能,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壓減鋼鐵、水泥產能任務。
(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縣(市)、區和市政府各部門要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為有力抓手,切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加快民生事業發展。對國家支持的社會事業類項目,各縣(市)、區要按照要求,及時落實配套資金,確保民生事業項目按時間節點順利推進。對全市人民承諾的提升供熱質量、緩解交通擁堵等10件利民惠民實事,逐一落實進度,年底前全部兌現。
在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即將召開的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轉型升級、跨越趕超”總任務,全力實施中東西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謀劃好明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工作重點和工作措施。